作者:飛龍世紀 發布時間:2021-10-29 字體:大 中 小
據香港物流業界消息,日前香港發展研究基金建議利用葵涌貨柜碼頭閑置用地,以及屯門內河碼頭設立貨柜組合屋。據悉,碼頭閑置用地現時主要用途是擺放以備不時之需的“吉柜”,有貨運界人士認為只要在其他地方,覓地建立類似“物流園”的用地重置“吉柜”,重新規劃貨柜碼頭用地,整合閑置用地來建屋并無不可。

葵涌貨柜碼頭全年總處理能力超過1,800萬個標準貨柜,據數據顯示近年使用量呈下跌趨勢,當中去年的吞吐量超過1,400萬個標準貨柜,相較2010年高峰期,當年全年吞吐量超過1,700萬個標準貨柜,可見該碼頭的吞吐量10年下跌一成半,同時意味著部分珍貴的土地資源其實正閑置著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于7月曾表示,搬遷葵涌貨柜碼頭的想法屬于“正路”,但須顧及持份者。
做深圳香港兩地中跨境貨柜運輸的飛龍世紀物流公司表示,有業內人士透露該些閑置土地只是用來擺放以備不時之需的“吉柜”,問題是一直零散分布于碼頭內外不同地方,認為本港應借此機會重新規劃一個“物流園”,涵蓋新貨柜碼頭以及物流后援用地,將整個物流運輸鏈集中一起,便利業界規劃運輸路線,配合未來本港物流業界發展趨勢,同時釋放上述土地作住宅用途。
據了解,其實早于2018年的“土地大辯論”已提出上述建議,若要在貨柜碼頭建屋,需要處理相關的環境保護問題,比如船只航行、裝卸貨柜和貨柜車出入所帶來的噪音問題;船只和車輛運作排出的空氣污染等,該建議最后也不了了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