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飛龍世紀物流 發布時間:2025-10-13 字體:大 中 小
全國首個清單與報關單數字化拼箱的“先查驗后裝運”監管模式試點在義烏落地。
在傳統模式下,跨境電商拼箱出口的貨物通常需要在監管場站外完成組貨后,以集裝箱整柜形式運至海關監管作業場所。如果拼箱的任意一票貨物命中查驗,都需將整柜貨物掏箱,其他拼箱報關單都需要等該票貨物查驗完畢,才能重新裝箱出口。因重復掏裝箱過程耗時長,通關效率受到影響,企業的物流成本隨之增加。

作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,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的跨境電商出口規模較大,成本競爭激烈,讓拼箱出口成為眾多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首選模式。為有效破解跨境電商出口貨物“先拼箱再通關”模式下“一票命中,整車等待”的難題,杭州海關推出《支持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十項措施》,將“先查驗后裝運”復制推廣至跨境電商清單出口業態。
杭州海關提前梳理新模式通關流程以及配套信息系統優化需求,指導運營企業陸港集團建設作業場地并合理設置功能分區,通過搭建“兩系統一平臺”智能監管體系,實現對貨物從進場、理貨、移位、堆存、裝箱至在途運輸的全流程可視化動態監控,以科技賦能實現精準監管與最小化干預,確保新模式安全、高效運行。
負責出貨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表示,跨境電商拼箱出口的“先查驗后裝運”監管模式讓貨物的周轉時間縮短了近一半,企業的出口業務選擇也更加靈活。以往報關單模式下會有申報時間限制,清單模式就不受這一限制,而且補落貨的時間更短,裝箱利用率更高。